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
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第69章 殿前献策

京都城备受瞩目的谋害长公主案以吏部尚书连降三级、涉案人禁足半年告终。

程文斌被贬为衔判吏部事,他实在无法忍受官职上的落差,昔日的下属如今尽数成为他的顶头上司,让他感到前所未有的憋屈。

更令他无法忍受的是,以往他对下属颐指气使的态度,现在全数都报应在自己身上,仅上任几日就受尽了窝囊气。

左思右想后,他毅然决然地请辞回乡。

程文斌的请辞书正中景泰帝下怀,即刻就予以批准。

曾经风光无限的吏部尚书,现因子女失教而自请去官,京都官员无不引以为戒,严格约束家人。

户部、兵部、礼部三位尚书也过得战战兢兢,现在满城流言四起,有说他们儿子狎妓的,有说府上打骂下人的,几人摁下葫芦起了瓢,光平息家事就忙得团团转。

李相同样过得不如意,他属意礼部尚书提任吏部尚书。晋东明一直都是他的坚定追随者,对他忠心耿耿,他授意李党每日上奏,不停地给景泰帝施压。

然而景泰帝却丝毫不为所动,声称无人比礼部尚书更精通礼法制度,绝不画勅同意。

景泰帝中意的吏部尚书人选是岳掌院,但一样遭到李相的抵制。诏书需由中书省拟撰,门下省执行,即便是皇帝也无权直接下达。这两省口径一致不通过,景泰帝磨破了嘴也无用。

保皇派和李党开始呈现僵持状态,景泰帝的诏书发不下去,李相的提议也无人采纳,官员们上朝都在打嘴仗,谁也左右不了谁。

吏部尚书掌管所有官吏的任免、考课、升降、调动、封勋,乃六部尚书之首,是必争之位,两派都不可能松口。

景泰帝近日一直眉头紧锁,忧心忡忡,就连平日里最喜欢的经史日讲都有些心不在焉。

是日,轮到落江宁殿前日讲,在常规书目讲解完后,他话锋一转说道:“臣最近看了一则故事,想与陛下分享。”

景泰帝顿听后说道:“落爱卿说来听听。”

落江宁:“上古时期,黄河泛滥,有智者提出治河三策。上策是人工改道,将黄河之水引入汪洋大海;中策是修建长堤,在水堤上再开渠道;下策是对原有的旧堤进行修缮。对旧堤修缮是急功近利之计,开渠引水是中规中矩之计,江河改道是徐徐图之之计,敢问陛下会选哪计?”

这个故事虽是经史,却与今日所讲八竿子打不到,景泰帝初时没听明白,但细细琢磨后又觉得这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