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
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第35章 横幅

高寒驾车行驶在内蒙古的高速公路上,窗外是连绵的草原和偶尔闪现的牧群。他刚从繁华的都市回到这片广袤的土地,内心充满了激动和期待。

节日的气氛渐渐浓厚,高寒的心情也变得轻松愉快。然而,当他看到一个条幅时,却忍不住皱起了眉头。条幅上写着:“禁止向通讯光缆鸣枪射击”。他不禁嘟囔了一句:“难道向别的东西鸣枪射击就不禁止了吗?真是狂野的内蒙古。”

高寒的这番话并不是对内蒙古的贬低,相反,他内心深处对这片土地充满了敬意和喜爱。他只是在用一种戏谑的方式表达自己对这条标语的好奇和不解。

他停车在路边的服务区,打算休息一下,顺便向当地人打听一下这条标语的含义。走进服务区,他看到了几个穿着蒙古袍的当地人围坐在一起,谈论着节日的喜庆和草原的故事。

高寒走过去,向他们打了个招呼,然后问起了那条标语的事情。其中一位年纪稍长的老人笑着解释道:“年轻人,你可能是误会了。我们这里确实有鸣枪的习俗,但那是为了庆祝和祈福,可不是随意破坏公共设施啊。”

老人继续讲述,原来在内蒙古的一些地方,鸣枪是一种传统的庆祝方式,代表着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。但是,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,通讯光缆等公共设施变得越来越重要,因此政府才会出台这样的规定,禁止人们向通讯光缆鸣枪射击,以防意外发生。

高寒听后恍然大悟,原来这条标语并不是在纵容人们随意鸣枪射击,而是在提醒人们在享受传统习俗的同时,也要保护好公共设施。他感到有些惭愧,自己的误解差点让他对这片土地产生了偏见。

在老人的邀请下,高寒加入了他们的谈话。他们谈论着草原的故事,分享着节日的喜悦。高寒也向他们讲述了自己在都市的生活和见闻,大家都听得津津有味。

不知不觉中,天色已晚。高寒向当地人告别,继续踏上了他的旅程。这次经历让他对内蒙古有了更深的了解和认识,也让他更加珍惜这片土地上的传统习俗和文化。

在接下来的日子里,高寒参观了内蒙古的一些着名景点,感受到了草原的广阔和自然的美丽。他也参加了当地的庆祝活动,亲眼目睹了人们鸣枪的壮观场面。虽然他没有亲自尝试,但他能够感受到那种震撼和激动。

在离开内蒙古之前,高寒再次回到了那个服务区。他看到了那条熟悉的标语,但这次他的心情已经完全不同了。他理解了这条标语的意义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